2022-09-03 22:11:00
近期,招商证券做了一个对于投资者面对市场下跌的时候心态变化的归纳,分别是:
阶段一:侥幸。开始调整的初期,投资者往往会出现,“跌了这么多了,应该不再会跌了的侥幸心理”。在这个过程中市场对于利好和利空都比较敏感。
阶段二:焦虑。随着市场的持续下跌,尤其是持有的基金或股票的持仓,从浮盈转为浮亏。此时投资者开始出现明显的焦虑焦躁的情况。
此时持有股票或基金的投资者着手考虑减仓,但同时随着市场的反弹,又会很快将抛出的筹码买回来,进行相对频繁的交易。
阶段三:恐慌。随着时间的推移,下跌的持续,投资的亏损在不断加大,由于此前的交易未能获利,对于自身的操作开始怀疑,对于继续亏损开始产生恐惧情绪,开始联想净值继续下行的严重后果。
因此在下跌的后期,抄底的人越来越少,不计成本的抛售动作频频出现。市场跌幅和波动率会明显放大的情况。而跌幅的放大更加剧了悲观情绪,也使得底部加速开始到来。
阶段四:绝望。而随着市场的进一步下跌,投资者开始分为两类。一类投资者终于下定决心认赔出场,无股一身轻。此时卖出股票和赎回基金会产生一种“解脱”的轻松感。另外一类投资者,决定死扛到底,不再进行更多的操作。不再去看基金或股票账户,选择了“躺平”。
此阶段,投资者的心态普遍是对于赚钱已经不再抱有希望——体现为绝望。在这个阶段,市场利好和利空的消息都不再敏感,让体现为利好出现不再大幅反弹,利空出现也不再大幅下跌。市场成交量持续萎缩直至一个极限。
从投资者心态变化上来看,一般到绝望,就离底部不远了。
现在行情到哪个阶段了?
我们可以在基金吧以及资讯的留言区来感受下当下的投资者情绪。
用户凤乙说:
买基金之后我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花出去的是钱,没花出去的是纸。
有钱不要省着花,想买啥想吃啥赶紧去,要舍得给周围人身上花钱,有时间多旅游,有能力就多帮助需要的人…
反正钱不花出去也会赔在股市里。
用户沙拉爱梦想留言:
买基金前,我告诉自己,要靠股票改变人生!
买基金后,我发现,还是喜欢原来的人生…
当然,也有下跌后的乐观豁达,比如用户Wilson清风留言:
第一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懵懵懂懂地进场,涨了开心,跌了沮丧,有赚有赔,不知所谓。
第二重境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急急忙忙地进场,涨了得意,跌了不甘,追涨杀跌,悟道频繁。
第三重境界: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慢慢悠悠地进场,不以涨喜,不以跌悲,管中窥豹四月暖,一叶知秋七月寒。
从基民评论的总体情绪来看,当前大部分人已经属于大跌后绝望躺平阶段了,而一般到绝望,就离底部不远了。也正应了资本市场那句老话,行情在绝望中诞生,在犹豫中发展,在疯狂中结束!
磨底时刻 如何积极应对?
大跌时卧倒不动的确可以回本,但如果克服恐惧,积极自救,也可以缩短回本时间。
常见的补仓方法包括按比例分批补仓法、金字塔补仓法和定投。其中,定投是一种操心相对最少,疗效也不错的方法。
坚持定投,在下跌的过程中不断收集便宜的筹码,使得我们的持仓成本不断摊薄,因此我们根本不需要行情上涨到原先的初始位置,只需要一个小有幅度的反弹,即可扭亏为盈。
在各轮熊市的高点买入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通过坚持定投,不仅能回本,还能将回本时间明显缩短。
换言之,如果你运气没那么差,买入的时点不是阶段最高点,那么情况可能会更好,等待的时间也有望更短。
最后,想告诉大家的是,投资者回报=基金收益+投资者择时损益,择时创造的正回报远小于择时造成的拖累,成功的投资就是尽力不去“费劲做傻事”。
对大多数投资者而言,如果对“择时”没有把握,不妨记住两大原则:一是长期持有,二是坚持定投。
(文章整理自中欧基金、华夏基金、融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