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20 16:14:30
保持
忙碌
熹望主播:许娟
BGM:AnotherWorld-햇살...바람...그리고너
结尾歌曲:李荣浩不将就
忙起来,
让生活更有意义。
文|编辑整理:大有熹望·漫漫
写在前面:
有人说:废掉一个人最狠的方式,就是让他永无止境地闲着。
当我们无所事事的时候,焦虑和迷茫便会趁机滋长。只有忙起来,身体和精神才能恢复该有的秩序。
我在好几年里都是躲着人的,躲在家里写作,早起早睡,运动读书,自以为建立了世外桃源的生活,不见人也可以活下去。
我妈有一天和我说,“年轻时就多去见见人吧,等你老了,头发白了,秃了,是真的不想出去了。”我听得心酸。我妈一个絮絮叨叨的妇女,平时说的那些话我脑子都不动一下,这句话让两只耳朵都着火了,上上次见我妈,头发白了半面,上次见她,膝盖也不行了。她是在说,不是让世界见见我的样子,是去见见世界的样子。
那些年抗拒社交的原因,追踪到核心部分,就是抑郁吧,对世界深深地厌倦,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这也没有意义,那也没有意义,身体上的懒惰还可用意志力矫正一下,但是心理上的懒惰,就只能自求多福了。
我心里长出一只手,无时无刻数着那些没有不开心的日子,像一个被判了有期徒刑的囚犯,知道这数的意义还是改变不了身处的黑暗,但一日又一日,就是向光明又近了一步又一步。
一个人在家时间长了,最怕情绪出毛病,以往的经历告诉我,保持忙碌,包治百病。
有一天我脑子里有点理不顺的事情,大清早就出门走路,3个小时,14公里,后背微微冒汗的时候,愤怒和愁苦没有了,脚后跟走出一个大泡的时候,脑袋里那团乱麻摊开了,等到饿到头昏眼花几乎小跑着回家的时候,那些事情也全部消化干净了。我想起一个读者的灵魂问题,“为什么我发现身边容易抑郁的朋友都是不喜欢运动的呢?”这是多么一针见血的观察。
能让我的心理维持在健康状态,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找到了很多能让自己沉浸下来的事情,我在钩毛线包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厨艺突飞猛进地进步,我甚至还背起了世界地图……
独处对于很多人是被迫,它有时也是一些人的本能,可这本能又包含了一点危险,轻则让你失去体验世界的机会,重则让你陷入“这也没意义那也没意义”的死循环,如果你很不幸是个情绪不怎么稳定又很需要独处的人,真的要好好想想,在风暴来临之前,你要躲进怎样的避风港。
——选自杨熹文原创文章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本文)
近来最大感悟之一,越忙越有时间。
忙起来的一天,既能跑步游泳,又能看书写作,还能做家庭主妇兼包租婆,个人价值和生活质量一齐上升,晚间一杯满足的红酒——“没有浪费我人生中最年轻的这一天!”
闲下来的一天,本以为时间充裕,倒是懒懒散散把大片的好光阴过糊涂,简单的家务、个人工作、待办事宜……统统搁置到傍晚,留下给睡前的自己焦虑——“时间到底都去哪了?”
据说每个现代人都有拖延症,或轻或重,或偶尔或频繁发作。拖延症患者常把“我没有时间”挂在嘴边,论文没时间写,工作总结没时间做,闲置资源没时间卖,朋友麻烦帮忙的事没时间想……
其实,很多人拖延的真实原因不是时间稀缺,而恰恰是时间富裕,富裕得让你有了选择,才任性抗拒把它花在必须做的事上面。
我理解拖延症的形成有很多原因,比如,有相当一大部分的拖延症患者是完美主义,越完美越拖延,越拖延越难完美。还有一部分是习惯性拖延,什么事情都喜欢拖着做,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原因。但作为一个长期与拖延症作斗争的患者,“越忙越有时间”从极大程度上改善了我的拖延症,
以下是我在和拖延作斗争中总结的一些信条,希望能在新的一年给你带来启发:
1,如果总是熬到凌晨两三点也做不完工作,那试试早睡早起,有时候6点起床10点入睡是保证效率的基础。
2,自律是治疗拖延症的关键,当你自律,你便知道时间的价值,它太珍贵了,不容你拖延。
3,让自己每个小时有事可做,可以给“计划表”上的事情估算下“完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不要把每一天安排太满,要“踮脚才够得到”的那种成长。
4,学会用大块的时间用于学习或工作,专心时效率最高,不要因为自己有好多事没做而觉得焦虑,当你在做其中的一件事,就已经在避免拖延。
5,不要为自己找很逊的借口“因为我没时间!”越忙越有时间,要忙,但不要瞎忙。
——选自杨熹文原创文章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本文)
在我们旧有的认识中,肥胖好像仅仅和饮食有关,除去那些“怎么吃也不胖”的例外,普遍瘦身规律显示,一个人吃得越多就越容易胖,吃得越少就越苗条。但是我带血的经历却在说,身材也是一个人生活密度的忠实反映。
当一个人的学习和社交延缓甚至暂停,吃食这种最低级的欲望最容易占据他的人生。在奥克兰停脚的最初,我不知道是什么食物有着奇妙的功效,令我一周之内胖了5斤。我唯一确定的是,我要尽快找到一份工作,还有,在报纸和网络之间搜索可能的消息时,是巧克力和薯片在抚慰我焦急的内心。
我曾在深夜向闺蜜求助,把手机键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我真的不明白,上天为什么这么不公平,为什么别人光吃不胖,我吃什么都会发胖呢?!”
闺蜜见惯了我懒散的生活,在微信上安慰我,“忙起来就没空胖了!”
我在新西兰的第一周内近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平生第一次看到生活龇牙咧嘴的样子,从租房到买食物,处处都成了不敢下脚的雷区。
在终于得到一份在超市收银的工作后,我迫不及待以每天10个小时的劳动强度开启新生活,早上天不亮就步行到超市,一整天卖力工作唯恐丢掉维持生计的手段,晚上再步行回到家中,在灯下写写算算,绘制人生,根本来不及去纠结“我吃咖喱还是吃炒饭?”
我每时每刻都在为更好的日子做打算,没空再去看电视剧吃巧克力和薯片,食物成为了退居于很多欲望之后的一件事。
赚钱读书写作业搞文学创作,这些大大小小的事情,常常令我忙到深夜,我把一杯杯咖啡当作灯下陪伴,而不再捧着一碗红油抄手把韩剧看到欢畅。我对人生中超出食物的很多事情,有了更好的胃口。
原来人生若有了为之奋斗的正经事,脂肪才能有别的去处。
二十五岁之后,我最勇猛的减肥成绩是在半年内减掉20斤,在与朋友分享这段经历时,大家纷纷称赞跑步的力量。我说,“不,不全是跑步的功劳,是忙起来才没空胖的。”
我在与朋友说起这段经历时,她表示完全地赞同,她在工作第一年后瘦了二十斤,没有节食,一切发生得自然,这大概是一样的道理:
当你有了为之奋斗的事情,就不会再觉得食物是最重要的事情,你对食物的热爱会变得非常有限,非常节制。
最好最持久回报率最高的减肥方式,就是忙起来。
不单单为那些生活琐事忙碌,还要为有质量的事情忙碌,后者会让你意识到,只为一日三餐而思考的人生有多么狭隘。
——选自杨熹文原创文章
(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本文)
文末结语:
罗曼·罗兰曾说:“生活中最沉重的负担不是工作,而是无聊。”
当你的生活充实,便不容易患得患失,当你有事可做,便不会陷入时间空流逝的焦虑。
点个在看,愿你保持忙碌,热爱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