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0 01:37:02
云电影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yundy.org
1955年,毛主席下令:一定要找到方志敏同志的遗骨。
这也是当时的江西副省长方志存的愿望,他是方志敏的堂弟,在方志敏的影响之下,走上了革命道路。
可是,南昌之大,从何找起?顽军的档案被销毁殆尽,时隔20年,即使找到也无法辨别!
关键时刻,方志存忽然想起来一个人,便是监狱长凌凤梧,他曾多次照顾在狱中的方志敏,他一定会有办法!
经过调查,凌凤梧在浙江金华教书,方志存立即前往。凌凤梧误以为要被调查,听说来意后,往事历历在目,一口答应下来。
那时,为了寻找到方志敏的遗骨,方志存公开收集线索,有三条比较可靠的:
第一,找到当年的摄影师;第二,找到当年的收敛人;第三,找到当年那幅脚镣。
前面两条,方志存均找到了,可过去了20年,他们年岁已高,当时也不知道方志敏的身份,说得含糊不清,最终失去了线索。
最终能辨别方志敏的身份的,就是最后一条。而且,当年为方志敏换脚镣的,便是凌凤梧。
由于暂时找不到方志敏的遗骨,凌凤梧一边继续工作,一边写回忆录,回忆与方志敏的往事。
1934年,红七军团和红十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方志敏率部北上。1935年初,方志敏在途中遭到顽军的埋伏,方志敏浴血奋战,不敌7倍顽军,被俘。
那时,凌凤梧是南昌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所长,首次见到方志敏时,就被他的风采所折服。方志敏戴着几十斤重的脚镣,仍然面不改色,昂首挺胸。
凌凤梧是浙江金华人,求学至30岁,学英语专业,先后当过校长和老师,在朋友的介绍之下,才来到江西南昌成了官僚。
顽军想要“劝降重用”方志敏,将他移监到“优待室”,跟凌凤梧的办公室仅相隔一个天井。
所谓“优待室”,方志敏称之为书房,是蒋用来关押高级官佐,如监狱狱长胡逸民,曾保护过我党同志,被关在了这里。
他们可以自由出入牢房,外边的亲戚也能随意出入探监。胡逸民有心结交方志敏,常常到方志敏的牢房里,与他交流、谈话,方志敏在他的手中拿到了几本书。
那段时间,凌凤梧常常看到,方志敏在深夜里仍然点着灯阅读。方志敏在胡逸民的启发下,打算写回忆录,可是书稿送不出去,最终还是功亏一篑。
在多日的观察中,方志敏发现凌凤梧可以争取过来,所以经常叫狱中文书高家俊,喊来凌凤梧,单独与他谈话。
在几次的交流中,凌凤梧茅塞顿开,且十分佩服方志敏的大义凛然、不为所屈,于是开始照顾方志敏。他给了方志敏25大洋,让方志敏买蚊帐和零用。
更为关键的是,他给方志敏纸笔,没有上报,也没有透露给其他人,配合方志敏在狱中斗争。
由于方志敏戴着几十斤重的脚镣,行动不便,凌凤梧就多次申请,终于为方志敏换上了一副三四斤重的脚镣。
除此之外,凌凤梧非常注意关于方志敏的处罚。有一回,蒋介石给顾祝同下指示,凌凤梧看到后,立即抄写,送给方志敏。
凡此种种,狱警都看在眼里。有人想要邀功行赏,写了一份凌凤梧和胡逸民“异常”的报告,越级上报。凌凤梧发现后,立即扣下不发。
方志敏在狱中的7个月,每天工作16个小时,留下了13多万字书稿。在凌凤梧的策划下,在胡逸民和高家俊的帮助下,他们千辛万苦终于将文稿送出。
其中,方志敏写下的《可爱的中国》、《清贫》,在1952年入选教材。《清贫》中有这么一句话,看之动容: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高家俊在方志敏的感化下,向凌凤梧报告,他要救出方志敏。尽管他有非常详细的计划,可在敌人的铁桶大牢里,他孤身一人,计划终究落空了。
于是,高家俊离开看守所,帮方志敏到上海送书信。方志敏遇难后,各大报纸都刊发了方志敏的亲笔信。
军法处长曹振飞听说凌凤梧的所作所为,深知这般下去,肯定会给他捅娄子。他将凌凤梧调回军法处,另派看守所所长。
然而继任所长向曹振飞报告,说方志敏有越狱迹象,曹振飞层层上报,最终蒋下令:秘密执行枪决。
1935年8月6日,方志敏从容走上南昌下沙窝刑场,英勇就义。
那时,凌凤梧因为工作调动后,请假回乡省亲。曹振飞从方志敏的牢房中,搜出了他来不及烧毁的书稿,其中有方志敏对凌凤梧的感谢,以及凌凤梧之前抄写的密电。
凌凤梧一回到南昌后,就被逮捕,关押了三天三夜。浙江乡老、看守所的同事和优待室的高级官佐联名担保,凌凤梧这才逃过一劫。
遭遇此劫后,凌凤梧听从方志敏的意见,回到家乡,辗转各地,当了一名英语老师。
1957年春天,江西化纤厂的工人,在南昌下沙窝工地,挖出了79块遗骨和一副脚镣。
方志敏的遗孀繆敏和方志存听说消息后,十分高兴,给凌凤梧去信,请他来辨别。
凌凤梧立即动身前往南昌,他看到那副脚镣,心情非常沉重。他托起脚镣后,用袖子擦拭了上面的锈迹,过了一会儿,有一串数字显露出来。
他看到那串数字,顿时泪如雨下,朝着众人点点头,证实是方志敏带的那一副。
随后,这79块遗骨经过江西、上海法医的反复鉴定,最终确定有9块是方志敏的。
20年后,在方志敏殉难的日子,英雄终于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