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生活网

86年英国女王访华,送来迟到400年的信,邓小平接待罕见全程禁烟

2022-10-15 01:00:03

免费福利高清 https://www.2ni.cc

著名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曾在其所著的戏剧《亨利四世》中写下“欲戴王冠,必承其重”,用这句话来形容刚刚去世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一生或许再贴切不过。

英国当地时间2022年9月8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享年96岁,她是英国历史上最长寿的君主,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庆祝在位70周年的君主。伦敦桥在历经了96年的漫长历史后,终于还是倒了。

随着英国女王的逝世,人们对当初不可一世、意气风发的大英帝国的最后一点儿念想也被彻底埋葬了,或许正如人们所想的那般,女王的离去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从“没有继位可能”到锤炼“王者风气”

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局势转变和国家发展需要,欧洲的君主制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不再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而更偏向于国家的精神领袖,而此前女性继承王位带来的争议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再成为问题。

不过,实际上,当初根据王位的继承顺序,伊丽莎白二世是没有王位继承可能的,当时的国王乔治五世共有三个儿子,她的父亲阿尔伯特排行老二,且性格过于内向还有严重的口吃。

按照继承原则,在乔治五世过世后,理应由长子大卫继承,加之大卫外表英俊,深受英国人民喜爱,人们对于他继位充满期待并深信不疑。

1936年1月,乔治五世逝世,大卫即位,成为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但是,刚刚上任还没还到一年,爱德华八世却不爱江山爱美人,与社交名媛辛普森夫人一见钟情,但辛普森夫人已经结过两次婚,这违反了英国皇室的规定,最终,爱德华八世的一意孤行引发了宪政危机。为了迎娶心爱的女人,爱德华八世在1936年12月10日宣布辞去国王之位。

由于爱德华八世没有子嗣,因此,便由阿尔伯特继承,就这样,伊丽莎白的父亲成为了英国国王乔治六世,而原本没有继承可能的伊丽莎白也突然成为了王位的第一顺位继承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陷入了战火硝烟中,1940年,纳粹德国对英国发动了大规模空战,这也是二战中规模最大的空战,伦敦遭到德军的猛烈轰炸,德军的轰炸也从军用目标扩展到了民用目标,英国方面则选择了同等还击,就这样,英德不列颠空战爆发,人民生活在一片水深火热中。

由于首都伦敦也已经不再安全,时任英国大法官的海尔舍姆勋爵曾多次提议,将其他王室成员转移到加拿大,但是,王室成员们为了向世界和国民展现抗争到底的勇气,纷纷拒绝了这一提议。这一年,年仅14岁的伊丽莎白第一次通过广播向英国民众发表了演说,她的演讲清晰、威严,鼓舞了饱受战乱之苦的英国民众,使得英国重燃斗志。

除了通过演讲鼓舞英国民众,她也在圣诞节上表演哑剧为前线战士们筹集资金,还曾在1943年独立慰问了掷弹兵卫队,此外,伊丽莎白更是亲自参加了二战,为国而战,1945年,19岁的伊丽莎白在好不容易得到父亲的同意后,加入了妇女防卫后援部队,担任司机和机械师,尽管没有去到前线,但以她女性王储的身份而言,做到这里已属不易,她的行动赢得了英国民众的一致好评和支持,伊丽莎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参加过二战的女性王室成员。

二战结束后,乔治六世于1947年4月,带着一家人出访南非,期间,恰逢伊丽莎白公主的21岁生日,这一天,她发表了最著名的演说,赢得了英国民众的好感和支持:

“我在国人面前发誓,我的一生无论长短,都会为你们服务,以及我们同属的大英帝国家庭。”

1951年,乔治六世因常年吸烟患病,加之国王的头衔和职责带来的压力,使得他的身体情况开始恶化,这一时期,伊丽莎白就已经开始替父亲履行英国国王的责任和义务了,在各种公开场合亮相,出国访问等。

1952年2月6日,乔治六世因病去世,远在肯尼亚访问的伊丽莎白在得知父亲病逝的消息后,立即赶回伦敦,而国王去世,王储已自动成为下一任国王,这也意味着,以公主身份出访肯尼亚的伊丽莎白,赶回英国时,她已经成为了伊丽莎白女王。

1953年6月2日,伊丽莎白正式加冕成为英国女王,人们也第一次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共同见证了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仪式。

据悉,英国当年的总人口约3600万人,而收看加冕仪式的人数达到了2700万,还有1100万通过收音机见证了伊丽莎白加冕女王的历史时刻。加冕仪式结束后,伊丽莎白二世在回白金汉宫的途中,受到了沿途300多万民众的欢迎。

伊丽莎白在登基后,接过手的是一个刚刚经历了二战、正在走向没落的英国,毫不夸张地说,二战让英国元气大伤,并陷入了长达10年的经济衰退中。除此之外,在新构建的世界格局中,原本的殖民统治体系彻底崩盘,英国赖以维系世界霸权的殖民地也几乎被摧毁殆尽。

而英国王室作为英联邦国家的象征性首脑,女王早已没有了实质性的权力,伊丽莎白唯一能做的,只有通过提高王室的影响力,与世界多国搞好关系,尽可能地长久地维系好英联邦。

因此,在1953年,伊丽莎白便开启了任内首次巡回访问,在长达7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访问了13个国家,竭尽全力维系英联邦的稳固。但随着60年代争取民族独立思潮和反帝反殖民运动的兴起,英国在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多个殖民地纷纷追求独立,成为了新兴国家,伊丽莎白终究抵挡不住历史前进的滚滚浪潮。

不过,伊丽莎白仍然作为英联邦的君主努力维系着各方,而她的努力也卓有成效,无论是在英国政坛还是民间,甚至是全世界,伊丽莎白女王的影响力都不容小觑。

除英国外,世界上还有15个主权国家将伊丽莎白当做女王,包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尽管多年来,这些国家不断出现有声音要求不再以英国女王为国家元首,废除联邦制,但由于伊丽莎白女王强大的影响力,人们普遍认为她在位期间,这些议题将被继续搁置下去。

从这一点上看,也解释了为什么伊丽莎白在位这么多年仍然不退位的原因。如今,随着一代女王的逝世,不少人预测,未来,世界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

伊丽莎白二世与中国的特殊情缘

伊丽莎白在位70年间,也始终与中国有着特殊的缘分。

1950年1月,英国宣布承认新中国,它也是世界上最早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36年后,伊丽莎白二世正式访问中国,她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访华的英国国家元首,这次中国之行为期6天,这六天,可以用一封信、一位老人、一组照片来做个总结。

1986年10月12日,人民大会堂东门外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对伊丽莎白二世与其丈夫菲利普亲王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邓小平同志还在钓鱼台国宾馆的养源斋接见了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

值得一提的是,一向喜欢抽烟的邓小平,得知伊丽莎白二世不喜烟味后,在整个会面过程中,他一根烟也没有抽,过后,伊丽莎白二世在给邓小平的信中还特意提到了这件事情,她在信中写道:

“但愿未吸一支烟没有使你太难受!实际上我们都不会介意的,但我们仍感谢你的一番美意。”

看来,邓小平同志爱抽烟在全世界都是出了名的,连伊丽莎白二世都知道,不过,她也对邓小平在整个过程中不抽一根烟的自制力表达了由衷的敬佩,因此,才会在回信中专门提到这件事情。

邓小平同志在接待英国女王时,还不失幽默地对她说道:“感谢你不远万里来看我这个老头子。”

而听到这话的伊丽莎白女王,也同样幽默地回应称:“我就是来看你这个老头子的。”

两人在这次的会面中,进行了风趣的交谈,给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伊丽莎白二世在回忆起这次见面中与邓小平的交流时,再次感叹道:“他虽然年事已高,但思想仍然敏捷,且充满了活力,所以,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两人一谈便到了中午,邓小平专门在钓鱼台设下午宴款待,他甚至还费心研究宴请的菜单,请身边的朋友帮忙参谋,招待女王吃点什么菜比较好。

在欢迎宴会上,伊丽莎白二世表示:“我对这次访华之旅充满了期待,访问中国是我的一个夙愿。”

紧接着,她便说起了曾经的一封信:“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曾经给中国的万历皇帝写过一封信,信中希望英中两国的贸易能够有所发展,但遗憾的是,由于当年的信使不幸遇难,那封信没能成功送到中国”。

她一边说,一边拿出了400多年前信件的复印件送给中国,并再次说道:

“幸运的是,1602年以来的邮政事业已经进步,你们邀请我们来这里的信件平安送到了。接受这一邀请给了我们极大的快乐。”

此后几天,英国女王先后访问了北京、上海、西安、昆明、广州等城市,她和丈夫菲利普亲王登上长城,并合影留念,她曾感叹:“我到过很多地方,中国的长城是最美的。”参观兵马俑时,她又用“惊人”来形容,到访云南,她又喝了普洱,游览了西山,还亲手种下了玫瑰花,在广州访问期间,她品尝了广东的特色美食。

这次中国行令伊丽莎白二世终生难忘,也让她留下了有着浓郁中国文化气息的一组照片:欢迎仪式上,英国女王身穿红色大衣,戴着一顶红色阔边礼帽,在中国领导人的陪同下检阅三军仪仗队;与邓小平见面会谈时,两人开怀大笑;参观兵马俑时,露出了惊讶的表情……这些照片至今仍在网络上流传。

访问结束前,她给中国领导人亲笔写了一封感谢信,在信中对中国的古老文明赞叹不已,并对未来两国关系发展提出了美好的展望:

“我们所到之处都能感受到贵国的深情厚谊,对中国的古老文明及其充满活力和生机勃勃的人民的所见所闻,使我们神往不已……希望这种良好关系能继续下去并得到发展。”

据媒体报道,钓鱼台国宾馆18号楼前的鎏金狮子,曾是圆明园中的物品,后八国联军侵华时被劫走了,英国女王在这次访华时将它带来并还给了中国。

英国女王对中国文化十分感兴趣,之所以关注中国文化,这与她收到的充满中国风的礼物不无关系。

1947年,还是伊丽莎白公主时,她就曾在大婚时收到了一份来自中国的礼物——“雏凤俪凰”的湘绣,2002年,她又收到了仙鹤檀木屏风,2006年,中国送给了她一个绘有自己肖像的中国鼻烟壶,

不过,英国女王尤其钟爱中国陶瓷,曾收到过“龙纹花瓶”“仙鹤瓷盘”等礼物,在她的温莎堡里,摆放着不少精美的瓷器,长孙威廉王子大婚时,她又专门从中国定制了一个寓意“早生贵子”的澄泥石壶送做礼物。

在位70年,见证历史,有功有过

伊丽莎白二世在位长达70年,期间,她不仅完美地执行了君主的任务,维系英联邦,而且,她还推动了一系列改革,创下多项记录: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英国元首,第一位公开纳税的君主,第一位与平民拉近距离,亲密互动的女王,第一位向公众开放白金汉宫的女王……种种标签,无不体现出她的和蔼善良,而这一亲民形象也为她赢得了更多人的认可,民众支持她的呼声一直都很高。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她在位期间不曾有过过错,这些主要与她的家事密不可分。其中,最受人诟病的便是戴安娜王妃之死。戴安娜王妃不仅美貌出众,她更是热心慈善、积极履行职责,这位平民王妃因极具魅力的个人形象深受人民爱戴,英国王室的人气也因此一时高涨。

后来,随着查尔斯婚内出轨,戴安娜王妃成为这段婚姻的受害者,两人也因此离婚。1997年8月31日凌晨,查尔斯王子的前妻、英国女王的儿媳戴安娜王妃在法国巴黎不幸遭遇车祸,当场身亡。此后,英法两国草草结案,将事故原因归为“狗仔队追逐”和“司机酒后驾车”,但人们却发现,无论是车祸本身,还是在后续展开的调查中,都浮现出不少疑点,加之英法两国的态度,一时间,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甚至有不少人将矛头直指英国王室,称是英国王室出于脸面不愿看到前王妃改嫁他人,所以故意策划了这次意外。

而英国王室没有及时对这起事故作出回应,也没有按照惯例降半旗致哀,这样“冷血无情”的行为直接点燃了民众的怒火,英国王室的形象一时间跌到了谷底。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英国女王决定在白金汉宫降半旗致哀,并在戴安娜王妃葬礼的前一天,发表了电视讲话,表达了对戴安娜王妃的敬意和遭遇意外的悲痛心情,这一举动为挽回公众的支持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此后,伊丽莎白二世混乱的家事继续消耗着公众对英国王室的支持,她的丈夫菲利普亲王过度热衷于政治,次子安德鲁王子受性侵指控,孙子哈里和妻子梅根退出王室,多位王室成员太过铺张浪费……被曝出的大量丑闻,都直接或间接地让英国女王的形象受损。

但不可否认的是,英国女王在位的70年间,维系了英国“最后的体面”,已经成为了英国国际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已经逝世,曾经的“大英帝国”历史也翻过了陈旧厚重的一页。

伊丽莎白二世最大的成就便是让君主制适应了现代社会,但是,随着她的离去,英国王室又能否在如今风云诡谲、变幻莫测的环境中继续维持往日的荣光,一切还未有定论。

结语

自1995年以来,英国历任首相都由伊丽莎白二世委任,共15位首相,2022年9月6日,她任命了自己在位期间的第15位英国首相特拉斯,这也是她生前最后一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从公主到女王,伊丽莎白二世见证了无数历史时刻,无论世界政坛如何更迭,她始终巍然不动,在她70年的统治期间,英国先后经历了“日不落帝国”的衰落、马岛战争、英国脱欧……,可以说,她的一生,就是一部英国当代史,而她本人,也创下了多个历史时刻,她的一生注定因传奇而被人永远铭记。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南乐生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