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16 00:02:01
德国总理朔尔茨近来在亚洲可真是忙碌得很,前往才离开北京没多久,后脚就又踏上了河内的土地。跟在中国的情形一样,朔尔茨的这次越南之行也受到了越南政府的隆重接待,越南领导人阮富仲亲自会见了这位西方客人,并就包括气候、贸易、能源、俄乌和国防等话题交换了意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双方在官方声明中都没有点破,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朔尔茨这趟访问越南,很显然是带着一个问题去的。
包括德国绿党在内的政治势力,如今对朔尔茨仍然心怀不满,因为访问完中国回来的朔尔茨,并没有带回他们想要的答案,即德国减少对华依赖尤其是贸易依赖。考虑到朔尔茨这趟亚洲行去的越南,一向都被西方舆论界视作在供应链上替代中国的“最佳选项”,所以,“越南能否成为德国的中国替代品”,自然就成为了朔尔茨此行最受瞩目的焦点话题之一。
对此,德媒《德国之声》在近来的一篇相关报道中把话说得非常明白。根据德国联邦政府此前发布的声明,德方现在的一大要务就是减少对华依赖,而与此同时,朔尔茨在这个节骨眼上访问越南,也说明了他的班子正试图和越南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尤其是经济上的联系。
另一家德国媒体focus则是这样评价朔尔茨的此次河内之行的:朔尔茨这趟出访亚洲相当于向外界发出了一个信号,即德国需要摆脱对中国的片面依赖,并加强同其他亚洲国家的关系。越南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新兴经济体之一,同时也是德国在东南亚最大的贸易伙伴。虽然俄罗斯仍是越南最大武器供应国这一点令德方十分不满,但是德国人仍然对德越加强合作、减少对华依赖的前景充满期待。
抛开德方在国防和外交问题上对越方颐指气使这一点不谈,总体而言,对于朔尔茨的到来,越南政府还是表现得非常热情的。对于朔尔茨的恭维之词,比如“德国高度重视德越战略伙伴关系,重视越南在东盟乃至国际舞台上的作用和地位”等,越南政府似乎十分受用。毕竟来的都是客,更别说这位还是越南在欧洲数一数二的出口国了。
虽说阮富仲和朔尔茨的会面看上去是一幅其乐融融的景象,但其实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双方的这一次交流,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在各说各话。
朔尔茨希望减少对华贸易依赖,进一步打压俄罗斯的国际空间;而阮富仲则强调了革新开放以来越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的突出成果,并且希望能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巩固和扩大这些成果。
两人要向对方传达的东西,和他们对彼此的期望或许有重合之处,但从根本上说,其实是契合不到一块的。中国是越南的第一大进口国和第二大出口国,也是德国的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而在这两项排名上,这两个国家连彼此的前五都挤不进去。一个巴掌拍不响,所以无论朔尔茨表现得再怎么积极,越南其实也无力配合德国在供应链上取代中国。
实际上,越南不光没这个能力,很可能也没有这个心气。熟悉越南经济的人都知道,这个国家的繁荣,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发展外溢的结果。毕竟,就连越南政府引以为傲的革新开放,从根本上说也是照抄中国改革开放的作业。
如果说阮富仲从最近一次访华之旅带回了什么宝贵经验的话,那就是:无论国际形势如何风云变化,发展永远是硬道理,而要发展就得坚持改革开放,所以越南无论如何也要将革新开放进行到底。改革开放也好,革新开放也罢,要想稳定国家发展的列车不脱轨,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实事求是。
这些道理,在搞了40多年改革开放的中国这边早已是深入人心了,搞了30多年革新开放的越南人也心知肚明,刚访问完中国并促成了中越深化合作的阮富仲,想必只会更加坚定信念。所以,不管朔尔茨这次是带着什么样的深层动机去的河内,他能从阮富仲那里得到的,大概率都是后者从中国带回来的答案。
但又话说回来了,对于现阶段的德国来说,实事求是未必不是一剂苦口良药。只可惜,唯美国马首是瞻,去实务虚搞不好外交,也搞不了改革;以意识形态为纲,排挤中俄谈不成贸易,更谈不上开放。脱离实际谈问题毫无意义,如果从中国回来之后朔尔茨还是这个心态,那恐怕他这趟再去越南,到头来也只能扫兴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