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31 17:38:00
9月1日欧美重要经济数据出炉,8月欧元区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公布值49.6,预期值49.7,美国ISM口径下的PMI数据表现良好,预期值52,公布值52.8,这样的数据组合强化了欧元区面临的深陷泥潭,而美国经济超预期强势的反差。数据公布后,美元指数一度触及110大关。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期货研究
美国是消费大国,其需求韧性有货币霸权作为支撑,需求走弱便推行财政叠加货币刺激已经成为联储的范式,而面临经济萧条资源国和制造类的国家则面临更大挑战。
因此往往在全球经济走弱时,非美经济往往更差,而美国经济相对坚挺,资产开启比差逻辑时,反而是美元崛起之时。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期货研究
布雷顿森林体系后的美元大时代复盘:
A.1980年-1982年,全球经历石油危机引致的恶性通胀,并面临严峻衰退压力,美元在全球货币混战中登顶王座,美指突破160关口,创历史新高。
B.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一度加速回流美国,并在2000年后创下美元指数120的高位。
C.2014年欧元区深陷主权债务危机,在欧元的负利率时代,美元再度崛起,2016年美元指数突破100关口。
在这三轮全球经济比烂的大周期里,美元成为衰退时代的避风港,每一轮的上行幅度都超过20%。
从本轮的经济周期特点上看,高通胀下美联储的强势鹰派策略源自于鲍威尔一再重申的联储现阶段任务是控制通胀和维稳物价,虽然看到了通胀的拐点,但这离2%的目标还远远不够,市场“盼鸽”彻底落空。
对于美国这个消费大国,金融条件的收紧首先冲击的并非美国经济,而是在全球国家竞争中以资源和制造业为主的新兴国家。
既往的教训是清晰的:在美国收紧货币后的初期效应即是新兴国家将即刻发生资本大规模流出,并随之出现本币贬值和资本市场资金流出,资源类商品需求面临考验。
而美国的金融币权有进一步体现为美元回流后的强势美元,在后续的持续商品进口过程中对外输出通胀,以美元升值的方式兑现,这也是金属市场对联储政策敏感且领先见顶的内在本质。
强势经济反弹为联储9月大举加息清除后顾之忧?
在8月美国通胀数据见到关键拐点之后,美国经济数据意外出现短期的走强:
ISM口径下的制造业PMI仍保持在52.8(与7月相同)
消费者信心指数继7月反弹后,又进一步从51.5反弹至8月的58.2
8月下旬公布的初请失业金人数进一步降至低位,劳动力市场仍旧强势
相较于8月经济数据的反弹,市场更在意的是长期的经济趋势拐头的方向不变,而阶段更强硬的经济也免除了联储激进控制通胀的即刻需求反噬,或者说向好的经济数据反而强化了市场对联储9月超预期加息的预期:9月FOMC加息75BP的概率已经从上周初的45%上升至76%。
欧元区的衰退已从风险进入现实,侧面支撑强势美元
俄乌冲突后,俄罗斯被推向欧洲的对立面或是一个很难更改的事实,至此以后欧洲和俄罗斯建立战略性同盟的可能性基本封杀,这让欧洲本就很难独立的粮食和化石能源问题即刻暴露,天然气和电力的价格飞涨如同炮弹般击中欧元区的工业王牌——德国。9月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德国8月Markit/BME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终值为49.1,预期值为49.8。
同时受到更加严峻的旧能源上涨挑战的欧洲面临比美国更严峻的通胀压力,而因为欧元区经济基本盘本来就弱于美国,欧央行难以效仿美联储同等力度的加息,这也间接为强势美元提供了助力。
全球经济疲软的大背景下,欧美经济出现进一步的反差。目前9月FOMC会议加息75BP的概率已经来到76%,叠加鲍威尔此前做出的优先控制通胀的表态,强势美元的预期正被不断强化。
历史规律看出,每一次的全球经济疲软反而是美国金融主权国通过货币霸权对外输出通胀的时机,而非美资本的回流跟进一步推涨美元。与第一印象背离的是,决定美元指数的不是美国经济本身,而是美国较非美的经济增速差,若在疫情和通胀的夹击之下,全球衰退愈演愈烈,美元或仍有大步向上的驱动,或继续上行进入110-115区间,届时包括金银在内的金属市场都面临进一步探底的压力,值得进一步指出的是金铜走势的分化值得关注。
数据来源:中信建投期货研究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期货)
文章来源:中信建投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