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6 17:49:01
欧盟国家内部的“反华”氛围十分浓厚,各种叫嚣“与华脱钩”的声音屡见不鲜。“德国总理朔尔茨访华”一事发生以后,一些意识形态优先的西方国家政客便开始蠢蠢欲动了,又开始大谈所谓的“价值观差异”。
欧盟对华释放不友好言论,外交部作出回应
近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将中国形容为“全面竞争者”和“制度性对手”,呼吁欧盟管控与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避免对过度依赖中国。此外,博雷利还炒作了所谓的“中国人权问题”,声称将会通过G7平台在“人权问题”上与中国保持沟通。
针对博雷利的上述言论,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作出了回应。赵立坚表示,“中方不接受人权‘教师爷’”。欧盟在“人权问题”上胡乱指责中方,已经引起了中方的强烈反感。希望欧盟能够理性地看待中欧关系,中欧之间虽然有竞争,但是双方的竞争是良性的,而且合作远大于竞争。
实际上,博雷利说出上述言论一点也不意外,他在成为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之前,曾在西班牙工人社会党任职。西班牙工人社会党是一个偏左的政党,该党十分关注人权方面的议题。博雷利在欧盟任职期间曾多次发表有关人权的评论,他的许多言论被外界认为“过于欧洲中心论”。
“与华脱钩”是不现实的,合作才是大势所趋
俄乌冲突爆发以后,欧洲盲目跟随拜登政府制裁俄罗斯,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导致自己深陷能源危机和通货膨胀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欧洲部分政客仍然叫嚣“与华脱钩”,简直就是自掘坟墓。
“与华脱钩”是不现实的,中欧合作才是大势所趋。欧洲必须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只有这样才能摆脱当前的困境。德国总理朔尔茨之所以不顾外界的反对,执意访问中国,就是因为他深知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
美国是靠不住的,拜登政府从来没有将欧洲视为自己的伙伴,只是将其视为攫取利益的“工具”。拜登政府明知欧洲深陷能源危机,却仍然以高价向欧洲各国出售天然气,根本就是在“趁火打劫”。
反观中国呢,中国向来反对将贸易“政治化”或者“武器化”。中国与欧洲的贸易不与政治挂钩,完全是为了彼此之间的利益。
部分消息参考来源: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