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生活网

78年为彭德怀平反,邓公评价:彭德怀是国内、国际著名的军事家

2023-04-15 16:11:01

云南李军律师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恢复了党内外的一切职务,后来从同年底开始着手平反曾在“文革”中蒙冤的人,其中就包括彭德怀,他于1974年冬去世,当时距离他去世已经有4年了。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4年,但岁月无法抹去彭德怀曾经为中华民族创下的辉煌。所以在1978年12月为彭德怀举行的追悼会上,邓公说了这样一句话,大致意思是:彭德怀起码是国内、国际知名的军事家。

这句话主要强调的是彭德怀曾在上世纪50年代,带领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了一场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并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如果说当初下决心出兵援朝的人是毛主席的话,那么最终去践行这个决心的人,就是彭德怀。

对于彭德怀的这个伟大功绩,包括邓小平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会忘记。

彭德怀(右三)在朝鲜战场

一、

彭德怀出生于1898年,是湖南人,邓小平出生于1904年,是四川人,两人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共事过,当时邓小平是彭德怀的下属,一同在八路军总指挥部工作,彭德怀担任副总指挥,邓小平担任政治部副主任。

从1937年到1939年,彭德怀身为总指挥所体现出的大智大勇,以及邓小平身为政治部领导所体现出的原则精神,都给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因此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据邓小平的女儿毛毛撰文回忆,后来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彭德怀曾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邓小平夫妇说,要把邓小平的小女儿邓榕过继给自己养,因为邓小平一家儿女多,而彭德怀常年征战在外,膝下没有一儿半女。

虽然邓小平夫妇最后并没有把小女儿邓榕过继过去,不过这件小事也足以证明了彭德怀和邓小平曾有着非比寻常的私人关系。

抗日战争期间,彭德怀曾组织并领导了一场规模宏大的百团大战,震动了全军内外,邓小平也十分佩服,曾对左权感慨说:“彭总不愧是大军事家!”彭德怀身为军事指挥家所体现出来的勇猛精进,完全符合了一句话,叫“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让所有与他共事,或者对抗过的人都印象深刻。

据曾长期在中央工作的俄语翻译师哲回忆,解放战争期间,有一次彭德怀路过一个小村庄,因为天气炎热,许多人都躲在树下休息,其中就包括一批被俘的国民党军和一位挑水的农民。

只见彭德怀当时光着头,手里攥着帽子,脚下踩着一双破烂不堪的布鞋,布鞋上还绑着草绳,走了过去。或许是天气过于炎热,他也来到树下,不过不是休息,而是笑呵呵地对农民说:“你家挑水了,我喝你几口水行不行?”

得到农民的同意后,彭德怀弯下腰去,当场猛喝了几大口水,喝完之后也没有任何休息,冒着骄阳就继续往前赶路了。这一幕让当时在树下休息的国民党俘虏震惊不已。一位认出彭德怀的人说,这个人就是西北野战军司令彭德怀。他的这句话让其他被俘的国民党军官大惊失色,呆呆望着彭德怀的背影,很久之后有人才感慨:他们怎么能不胜利,我们怎么能不失败?

彭德怀敢于在最困难的时候迎难而上,善于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出击作战,这种勇气和智慧是红军里少有的,也许除了林彪,就是他了。

正是因为几十年来的辉煌战绩,当1950年面对来自美国的军事威胁时,彭德怀再次挑起了大梁。

二、

熟悉抗美援朝战争史的人应该记得,一开始毛主席想要派出的将帅并不是彭德怀,而是林彪,因为他具有丰富的大兵团联合作战能力,而且被确定出兵援朝的部队,正是他一手发展壮大的四野,其本人具有很高的威望。

不过遗憾的是,当时林彪身体欠佳,正在武汉休养,常年的征战在外让他的身体面临着很痛苦的折磨,而且林彪当时并不是主张出兵的一派,所以毛主席无奈放弃了这个人选。

林彪之后,还有一个人选,就是粟裕,他同样可以担此大任,但令人担忧的是,当时他的身体同样欠佳,正在青岛休养。后来粟裕去世后,家人惊讶地在骨灰中发现了3块弹片,这才知道,粟裕的头疼,竟是这3个铁片在作祟,这种疼痛,粟裕一共忍受了54年。

总之当林彪、粟裕两员大将无法出兵挂帅时,剩下的就是彭德怀了,他的能力毋庸置疑,毛主席曾有一句诗来形容彭德怀,叫“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虽然彭德怀当时远离北京,正在西北负责经济建设工作,不过毛主席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他身上。

1950年10月2日,周恩来亲自派飞机到西安,接彭德怀回京。抵京后,彭德怀直接被送到人民大会堂,当时毛主席正在主持一场关于是否出兵援朝的讨论会议。

事先毫不知情的彭德怀,还以为毛主席突然叫他回京,是为了检查西北建设工作,所以特意带上了厚厚的资料。没曾想,等待他的却是久违的、曾经最熟悉的战场。只不过不一样的是,这一次战争的地点是在国外,敌人也不是日本人和国民党军队,而是装备精良、刚经历过二战并且取得了胜利的美国兵。

有人曾做过这样的统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军对美军的装备差有多悬殊?以坦克为例,入朝时中国六个军没有一辆坦克,而美国光一个军就有430辆;以火炮为例,我们75毫米口径的火炮,一个师只有12门,而美军一个师却有432门,并且还是100毫米口径以上;以飞机为例,志愿军入朝时别说飞机,连防空武器都捉襟见肘,只有一个高炮团,配备了36门旧式日制75毫米高炮,有12门留在了鸭绿江保卫渡口,带入朝鲜的只有24门,而美国空军在朝鲜拥有1100架作战飞机。

除了坦克、火炮、飞机,两军在其他武器装备上同样相差悬殊,无论是汽车、机枪,还是雷达、电台。单说雷达,当时美军可以轻松定位到我军的后方指挥部所在地,而我军没有任何雷达,一部也没有,唯一能用的就是人,纯靠耳朵听和眼睛看。

正是知晓这样的巨大差距,所以美国政府当时对我国政府发出的一系列严正警告,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不敢出兵,也根本没有能力出兵。

令所有人佩服的是,即便是在如此艰难的境地下,毛主席还是顶住所有压力,力主出兵。俗话说唇亡齿寒,敌人的飞机已经飞临了我国东北上空,并且造成了人员伤亡,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打得一拳开百拳来,所以毛主席做出了出兵援朝的伟大决策。

据曾在毛主席身边工作的胡乔木回忆,“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二十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

胡乔木的这个回忆,恰好印证了当时中国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如果说顶住这个压力、下决心出兵的人是毛主席,那么最终去践行毛主席这个战略决策的人,就是彭德怀。

1950年10月8日,毛主席正式发布命令,任命彭德怀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0月19日黄昏,彭德怀带了一个秘书和两个警卫员,乘坐一辆吉普车,从安东边境趁着夜色偷偷潜入了朝鲜战场。他是第一拨进入朝鲜战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三、

关于这场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中国人大多有耳闻,彭德怀无愧于一个大军事家,用一场战争的胜利,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为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开了一个好头。

从这场战争之后,西方普遍形成了一个理论,那就是当面对主权威胁的时候,新中国不会再像过去旧政府那样退缩和忍让了,中国人将会拼尽全力去维护主权统一和国土完整。

彭德怀在这场战争中所展现出的不畏艰险、迎难而上、敢于亮剑的精神,也在国际上留下了深刻印象。

事实上,在这场战争之后,彭德怀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家范畴了,而是成为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典型代表,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952年4月,当朝鲜战场的形势趋于稳定的时候,彭德怀被召回国内,当时他的身体面临着疾病,需要做手术。7月,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议彭德怀担任军委总参谋长,主持军委的所有日常工作。

这原本是一项荣誉,万没想到却遭到了来自彭德怀的婉拒,他认为自己恐无法胜任总参谋部的工作,况且之前担任总参谋长的徐向前身体患病,因此他建议任命一个既身体健康,又能够堪当大任的人去担任。而彭德怀当时推荐的人,正是邓小平。

彭德怀曾与邓小平有过共事,对他的能力十分信任和推崇,两人私底下也有着良好的交往,对他的品行有了解。所以在1952年,彭德怀甘愿将此殊荣转给邓小平。虽然最后这个意见并未被采纳,但也足以体现两人之间的交往,曾是非常深厚的。

1959年庐山会议上,彭德怀遭受错误批判,被免去国防部长职务,深知彭德怀刚直不阿性格的邓小平,只能对彭德怀的遭遇表示同情。后来彭德怀多次遭到“四人帮”批斗,最终于1974年11月29日不幸因病逝世。

彭德怀逝世时,邓小平刚刚迎来第二次复出,处境艰难。对于彭德怀曾经为中华民族立下的汗马功劳,他没有忘记。1978年12月底,第三次复出后的邓小平,亲自为彭德怀主持了追悼会,不仅为他平反昭雪,同时对他过去的成就给予了极高评价,称彭德怀是国内国际知名的军事家。

此时虽然距离彭德怀去世已经有4年时间,但岁月不会抹去这些艰辛和荣耀,彭德怀戎马一生,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吃尽苦头,应当在中华民族奋斗史上,留下一道最深刻的印痕。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南乐生活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