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9 15:45:03
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8月9日报道8月9日,乘联会发布7月乘用车销量数据。数据显示,7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181.8万辆,同比增长20.4%,达以往10年的次高增速,环比下降6.5%。
1-7月,狭义乘用车累计零售1107.9万辆,同比下降3.5%,同比减少41万辆。其中,6-7月零售增量贡献较大,同比增加68万辆的增量。
其中,7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到48.6万辆,同比增长117.3%,环比下降8.5%,1-7月形成“W型”走势。1-7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273.3万辆,同比增长121.5%,表现了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火爆的局面。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6-7月,厂家加快生产恢复,零售市场反馈良好,目前体现了车市销量极其良好的增长特征。由于疫情等多种因素,车市产销季节规律发生变化,预计8月零售增速或可以达到25%或接近30%左右。他提到,未来几个月,预计乘用车零售走势依旧可以保持良好态势。
同时,综合考虑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数据,乘联会调高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预测销量,从550万辆上调到600万辆,并提到四季度初仍可能调高预测到700万辆。
崔东树表示,未来几个月的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增长主要看供给侧的提升能力。预计8-12月的月均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将超过60万辆,实现持续高增长。考虑到新能源客车在2022年仍保持调整态势,专用车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乘联会新能源商用车工作部预计2022年新能源商用车销量超35万辆,因此总体预测新能源汽车销量在650万辆左右。
7月零售同比增20.4%出口良好同比增76%
零售销量,7月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81.8万辆,同比增长20.4%,环比下降6.5%。1-7月累计零售1107.9万辆,同比下降3.5%。
乘联会分析称,7月新冠疫情在全国各地散发局面得到有效遏制。4月疫后物流和供应链的持续改善、出口的韧性、产业的复工、积极政策的叠加,有效促进车市增长。各地的经销商4S店客户进店和成交都基本恢复正常。
7月全国乘用车零售同比增20.4%,较6月23%的增速基本持平,车购税优惠政策举措逐步显现效果。4、5月因疫情迟滞的产能和需求在6-7月持续释放。
同时,7月车市促销力度保持高位,主流车企均强化了优惠活动,努力弥补前期因疫情造成的销量损失、追回年度预期目标。分品类看,7月豪华车零售22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28%。前期京沪等豪华车主销区域受防疫封控形势变化影响较大,近期改善明显。7月自主品牌零售85万辆,同比增长34%,环比增长4%。7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47.4%,同比增长4.8个百分点;1-7月累计份额47.0%,相对于2021年同期增长8.9个百分点。
7月自主品牌批发市场份额49.8%,较去年同期份额增加3.4个百分点;1-7月自主品牌累计份额48.0%,相对于2021年同期增加5.9个百分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市场获得明显增量,头部企业表现优异,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和奇瑞汽车等传统车企品牌份额提升明显。上海车企产销增幅较强,体现产业稳工复产的效果持续突出。7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74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下降9%。7月的德系品牌零售份额21.6%,同比增长0.5个百分点,日系品牌零售份额20.8%,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美系品牌市场零售份额达到7.0%,同比下降2个百分点。
出口方面也表现良好。7月,乘联会统计口径下的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22.6万辆,同比增长76%,环比增长19%。7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1.8%。7月自主品牌出口达到17.2万辆,同比增长86%;合资与豪华品牌出口5.5万辆,同比增长32%。生产方面,7月乘用车生产215.8万辆,同比增长41.6%,环比下降2.2%,产业链保供措施见效。其中,豪华品牌生产同比增长19%,环比下降15.0%;合资品牌生产同比增长39.0%,环比下降6%;自主品牌生产同比增长51.0%,环比增长5%。1-7月的车企生产达到1238.6万辆,同比增长11.8%。
乘联会表示,受疫情影响的进口零部件短缺问题改善,涉及长三角地区的国产零部件体系供应商逐步恢复基本供货,促进全国7月的生产迅速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