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乐生活网

金门战败,败因在之前的胜利中就已出现,可惜没人重视

2023-06-19 22:47:02

本地金

毛主席在1949年新年献辞里豪迈地说:“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渡江之后,各大野战军横扫千军如卷席,国民党军队一泻千里。在如此大好形势之下,1949年10月24日,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渡海登陆执行解放金门岛任务时,却遭遇了一场惨败,28军和29军9000左右登岛作战的解放军将士全军覆没!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但要总结胜利的经验,更应该汲取失利的教训。特别是当此风起云涌之际,清醒地看到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无疑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直下福州厦门

1949年7月,担负解放福建任务的三野第十兵团,在兵团司令叶飞率领下,带着三个军:28军、29军、31军入闽。8月15日发起福州战役,8月17日结束战斗,歼敌5万余人,我军伤亡不到500,可谓取胜不费吹灰之力,并差一点活捉国民党军兵团司令朱绍良和李延年。叶飞回忆中叹道:“可惜,只差半个小时,朱绍良、李延年乘飞机跑掉了。”据说,与朱、李一同在最后时刻逃生的,还有蒋经国!

陆路如此顺利,是因为人民解放军强大无比。但当时解放军几乎全是陆军,那么海上的战斗力怎样呢?

福州解放之后,十兵团兵分几路继续南追,特别指定28军走海路,顺道熟悉海上战斗。28军侦察营营长张宪章回忆当时进军之神速和顺利:“我带侦察营四个连,乘坐二十多条帆船向南开进。……我们先到南日岛,岛上敌军已撤走,我们一登陆,南日岛就算解放了;接着是湄洲岛,岛上敌人也已逃窜。第三站是惠安县的崇武镇,第四站是晋江县的深沪镇。这几个地方都是我们一枪未放解放的。”

这些只是小岛小城,福建另一座重要城市——厦门呢?厦门当时常住人口20万,由汤恩伯率3万多部队驻守,需要渡海作战,这对解放军是一个新考验。

1949年10月15日夜9时,总攻厦门战斗打响。叶飞巧妙地“晃”了汤恩伯一下,以小部突击队佯攻鼓浪屿,调动厦门岛上的国民党军预备队向南增援。半夜时,十兵团29军、31军主力部队乘风破浪直扑厦门岛北端。16日上午,登岛部队抢占并建立了滩头阵地,后续部队持续渡海而来,击溃了汤恩伯部的反扑。汤恩伯见大势已去,带着少数残兵败将逃到海滩上,用步话机呼叫兵舰放下小艇来接人。正值傍晚退潮,小艇一时不能靠岸,急得汤司令团团转。叶飞从监听中听得十分清楚,下令登岛部队向厦门港方向追击,去活捉汤恩伯。可惜部队只顾追击当面之敌,忽视了同后方联络,竟然没有收到叶飞的指令。汤恩伯在海滩上足足滞留了一个小时,才等到小艇,夺路而逃。叶飞大叹:“真是可惜!”

至17日上午,战斗结束,厦门解放。厦门由敌人重兵把守,并筑有永久性工事,解放军仅用2天时间就攻克,可谓疾风扫落叶一般。但仔细考究,其实整个过程并不轻松。登陆鼓浪屿的船队,因为风浪太大,只有少部分在预定地点登陆,部分船只被风吹了回来。两小时后,组织第二梯队起渡,又因风浪,只有两个排上岛。这支人数不多的突击部队,英勇奋战,用全部损失的代价,起到了吸引敌军增援的效果。连叶飞自己都说,厦门登陆作战“是在不宜于航海的台风季节里,进攻有重兵防守、并且有永久性工事的要塞岛屿。”“这是险着,我一生就用这两次。”

胜利值得庆贺,但胜利,有时也掩盖了缺点和问题。在几天之后进行的金门战役中,危险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二、没有预料到的战略企图

一连串的胜利,使从上到下情绪高涨。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刚刚举行,喜讯传来,全军士气更加高昂,大家都想用一个又一个胜利,向伟大的国家和领袖献礼、报喜。

早在厦门战役展开之前,各级指挥员的思路,都是尽快地、尽可能多地歼灭敌人,不让敌人逃到台湾去,增加解放台湾的难度。十兵团一开始的想法,是“金厦并取”,同时攻打厦门和金门。方案上报三野前委,前委回电首先肯定十兵团总的思路:“为防止敌人逃跑,最好同时攻打厦门、金门。”但前委也提出了兵力使用上的担心:“以五个师攻打厦门有把握,同时以两个师攻打金门是否有把握?”十兵团考虑到三野前委的疑虑,最终决定“先厦后金”,以29军、31军主攻厦门,由28军钳制监视金门敌人动向。如果金门之敌增援厦门或撤走,则立即发起登陆占领金门。

事后表明,金门之敌既没有增援厦门,也没有撤往台湾。蒋介石想干什么?原来,在蒋介石心中,金门很重要:“金门为台湾外围的防御重点……无金门,便无台、澎;有台、澎,便有大陆。”他决心厦门失掉后,在金门大打一仗,以护卫台湾安全。这完全出乎三野和十兵团的意料!

厦门战役刚结束,十兵团便命令28军攻克大金门岛、31军攻克小金门岛。厦门登陆作战连叶飞自己都说是“险着”,但由于仅用了两三天就取胜,胜利掩盖了缺点和不足。晚年叶飞沉重地总结道:“打厦门也有教训,打得很危险。……8个团的船损失一半以上。”“胜利掩盖了问题,造成金门失利的结果。”

直接指挥金门战役的,是28军副军长、代军长萧锋。为什么是代军长呢?原来军长朱绍清同志因病留在上海做手术,暂时离队。朱军长不在位,政委陈美藻同志率83师回福州担负警备任务,原参谋长吴肃进军福建后不久调走了,新参谋长还未配备。攻打金门时,28军军级干部,只有副军长萧锋,和政治部主任李曼村。从干部配备和兵力配置上,多少可以看出松懈之征!

萧锋的故事,在以前《飞夺泸定桥》一文中有过叙述。萧锋,原名萧忠渭,江西泰和人,12岁参加红军,一生经历过无数战斗。据萧锋子女统计,一共是1365次!由于他所在的部队总是冲锋在前,为全军先驱,周恩来给他改名萧锋。内陆出生的萧锋,对海洋是完全陌生的,没有海战经验。不但他没有,甚至28军很多官兵是第一次见到大海,更何谈台风、潮汐。一个团长竟然说:“谁在海里放了这么多盐,那么咸!”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南乐生活网版权所有